《中西诗歌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略评

《中西诗歌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辜正坤 著 请华大学出版社,20037月第一版辜正坤先生著的《中西诗歌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是一本体系严谨的著作。该书较为突出的特点是在书中构建了一个诗的理论体系。依著述的相关论述中可以看出是作者研究而最终得出的一个成果,而非仅仅停留于对某些“事物”(泛指一切事物)的观察与描摩。作者能自成一个理论的体系,是该书一个明显的特点。

在著作中,作者通过考察自人类以来诗发展的历史以及诗的形态的变化,因而提出了一个元诗理论。其理论的依据是自有人类以来,诗总在两个阴阳对立的诗潮中交替发展。正如作者在论著中所说的,“东西方各民族心灵的钟摆总是禁欲与纵欲,古典与浪漫、理性与非理性等二极对立之间作有规律的减幅振荡。趋向于禁欲、古典理性的这一极可以称之为阴性。趋向阳性的叫做阳性诗,趋向于阴性的叫做阴性诗。”作者将将人性作为表现对象的叫做阳性诗,如李白的诗,将将禁欲的称为阴性诗,如杜甫的诗。正是依据这个理论价值观,作者将东西方诗歌发展史大体划分为七大阶段。而这七大阶段实质上就是诗所表现主题的一个显欲与禁欲的交替。 

诗→∣        ↑→……

             

      元诗——————————————————-

             

      ↓→阴诗→∣

通过这种划分,作者进而主张:“趋向于纯审美但偏重娱乐的诗歌称作阳性,把趋向于纯审美,但偏重于伦理性,认知性的诗称作阴性诗,把只重纯审美的诗叫作元诗,把只重认知性或实用性的诗叫作泛诗。用一条直线表示出来,则是:元诗——阳(阴)诗——阴(阳)诗——泛诗。阴阳元泛诗互相对立、融合,补充——转化。”P71

纵观全书关于元诗理论的论述,可以看得出来著者的论述相当深刻。这种论述能够探寻到某些事物下面的本质内容。而这个本质内容可以说是蕴含于诗歌文本之下的。因为从诗歌中考察了人性,而人性即是诗歌下面的一个本质。但是,别一方面,有一个问题很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这个从诗歌文本之下考察出来的阴阳对立与交替的本质内容,却又不能说是诗歌的本质内容。这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的一点小小的疑问。

回顾作者的诗歌阴阳对立理论,再来回顾作者的书名——《中西诗歌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很明显这是一本论述“诗歌”或者说是论述“诗歌比较”的著作。正是因为这是一本论述诗歌的著作,所以一切的内容与特征都应该是立足于诗歌文本,通过对于诗歌文本的对比与比较,进而从关于诗歌的领域里推出仅仅属于诗歌的本质与特征。这样,我们才可称得上是对于诗歌的把握。换而言之,即是说,当我们想去把握某一件事物时,真正的态度应是去把握这件事物得以区别于其它事物而得以存在的那个区别,而不是它与其它事物得以共存的那些共性。否则也就没有所谓的把握的实质性意义。

以这样的一个理解再去回顾作者的“诗论”,很明显在著者的论述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思维上的颠倒。作者所构建的阴阳诗歌理论,这种阴阳性,实质上就是对应于人类的禁欲与纵欲。但这种阴阳性并非是仅仅地属于诗歌,并非是在诗歌王国控制的领域之下得以唯一存在。这是相当明显的。因为阴阳理论对于任何一种文体理论都适合。不仅如此,阴阳理论不仅从属于艺术的领域,更属于一切人类行为。试想,人类的纵欲与禁欲对于任何一种文学文本难道不都是适用的?因此这就出现了一种思维上的错误。这种思维的错误具体说就是:应该说诗歌是存在于阴阳理论的王国里,而不是说阴阳理论存在于诗歌的王国里。用更浅显的方式来说,即是:诗歌是在人类纵欲与禁欲这种思维背景下发展。而从作者的论述中表现出来的却是,在从诗歌领域里去考察其诗歌的本体特征的时候,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阴阳理论是从诗歌的文本特征中考察出来的。这就出现了思维上的颠倒。

所以,当从总体上去把握著者的诗歌阴阳理论的时候,首先地不免要使人有这样的疑问。所以,我们只能说,它既属于诗歌的本质特征,而又并非是属于诗歌的本质特征。

这是一种思维上的秩序的颠倒,当这秩序出现的时候,首先地值得留意到的一点是,根据阴阳对立理论去看诗歌文本,它和从诗歌文本出发去看待阴阳理论,最终得出的理论是不同的。

因为,当我们用阴阳理论去看诗歌文本,看待诗歌王国的时候,可以使人看得到一片有内容的风景,可以使人看得到一片在阴阳理论的大背景之下的其它的文本内容。这个文本内容可以表现为更广泛的方面,如诗歌的主题,如诗歌的表现形式,如诗歌的审美特征等等一切与诗歌有关的方面都有可能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得以在考察者的头脑中呈现。但是,反过来即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当将思维掉转过来的时候,阴阳理论已成为诗歌考察的内容,那么最终要做的便是用何种方式来组织这种内容,这样最终考察出来的结论必然地要落到诗歌形式的考察中去。那么,最终地会使考察者得出一个形式高于一切的结论。

在著作中,“中西诗歌比较鉴赏”,这个“中”的诗歌,在著作中实质上指的就是中国的近体诗。作者在对中国的近体诗进行分析的时候,得出了一些对于诗歌的衡量标准。本来地这些衡量标准应该说是属于近体诗的,但是作者却有将这些标准扩展到所有的诗歌的领域,将这些标准推而广之到一切诗。这就有些许值得探讨的地方。

不妨具体到著者作中的具体内容来谈谈这方面的问题。作者的元诗理论或阴阳诗歌理论体系,著者推崇的是元诗,认为元诗才真正地属于诗歌王国最亮丽的明珠。正如著者在诗作中所说的那样,“元的本义是本体、始源的意思”P98,“元文学指的是本质文学,它的主要特点是纯审美加娱乐性的文学”P98。元诗具有的是纯审美的功能,所谓纯审美的功能,“侧重指诗歌形式诸因素如语言技巧、格律、意象、文全、修辞等在审美,而这种审美实际上就是一种技巧的审美”,一种“组织形式”的审美。这种观点在著者的其它著作中表现得更是明白无遗:例如

“从原则上看,诗含蓄是不错的。因为诗的美常常不在于说了什么,而在于如何个说法。”P29

“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们就知道,要欣赏诗歌的含蓄义象美,主要不在于欣赏诗歌义象的所谓深刻性,而欣赏该义象形的所谓深刻性,而欣常刻义象被诗人七妙表达的方式,即不是一种一语破的、直露的表达方式,而是一种隐晦曲折、婉转的、另出心裁的表达方式”。P31

“元比较文学侧重不同语言间的文学的比较,而不是不同国家文学的比较。因为文学艺术,归根结底主要是语言艺术。”P100

这些论断,用来评价中国的近体诗,实在是再恰当不过。试想,中国近体诗那一首诗里没有对仗,那一首诗里没有音乐美,那一首诗里没有用典。所以对于中国近体诗的审美说成是形式的审美,形式给以审美者背后所引起的那一种更深层次的审美意象,实在是再恰恰不过了。但是著者的目光很宽阔,它认为这不单是近体诗的一种衡量的标准,更是所有人类诗歌的标准。对于著者如何能得出这种推断的思维模式,我们实在是表示理解。因为如前所述,著者是用从诗歌看阴阳论的思维方式,这就使得阴阳论成为内容。最终地必然要将结论落到形式上。

试想,若果是让形式成为诗的主体特征的话,这就是关系到诗是什么的问题。本来地,著者在本著作中一直地要探讨的其中一个问题也是诗是什么。只是因为思维倒错,使得诗落到形式上去。若果我们反其道而行之,通过阴阳对立理论去看待,我们必定会看到诗既有形式,也有内容。

学生一直以来比较认可这样的一种观点,所谓的诗,它应刻是表现一种原在,这种原在就是直接地对于这世界(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一切)的一种表现,它应该反映的是一种内容。而不应落到形式上去。

前些时间曾经看过于坚的手稿《反对隐喻》,虽然著者在著作中零零碎碎地表达了一些思想,但是作者在著作中表现出来的对于人的思考,实在是使自己觉得它的对于人的吸引力很大。著者认为诗应刻是拒绝阐释的。

例如于坚在他的书中说

“诗最重要的是语感。语感是诗的有意味的形式。犹如中国书法的美感来自线条流动的气韵,诗的美感来自语感的流动。一首诗不仅仅是音节的抑扬顿挫,同时也是意象、意境、意义的抑扬顿挫,是语感的抑扬顿挫。语感不是抽象的形式,而是灌注着诗人内心生命节奏的有意味的形式。”P4

“诗被遗忘了,它成为隐喻的奴隶,它成为后诗偷运精神或文化鸦片的工具。读者在这个世界上公开地冒充诗人,我们始终从他们那里得到“接受”、“阐释”的东西。诗如同我注六经一样,依靠的不是创造力,而是想象力。”P126

“我相信重要的仍然是做一个人。这决不是黑格尔先生的“永恒的正义”。活得真实一些,活得自然一些。活得轻松一些。活着,做人,然后写点什么。”P3

作者认为,当代最需的是“大乘”的诗人。诗人“要像上帝一样思考,像市民一样生活,要正直、诚实、善良、爱、人格受到普通人的尊重。诗不仅仅只以征服年轻一代,而且要征服那些较为世故的人群。诗歌应刻是人整体把握世界。世间一切皆诗。一阴一阳谓之道。无为无所不为。大巧若拙。大音稀声。”P3(于坚《拒绝隐喻》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1月版)

这种诗歌理论是否对错很难说,可能若果真正地要考察的话应该要联系到更广阔的东西,但总之不论怎样说,学生只是觉得于坚的诗歌理论对自己有很大的吸引力,无论从他在其著作中论述的方式还是在他的论述中所表达出来的内容。

就是在这个阅读的过程中,内心觉是有些许相左的东西在里面。

……

在著作中作者也有关于中国汉字的论述,辜正坤先生对于中国的文字的论述确实是相当的精妙。

作者认为音义同构现象,许多汉语单字的发音与其所代表的含义具有某种契合。就是说,凡意义相对昂扬奋发、时空关系及含义指向都呈正向扩张型的字,其读音多响亮、厚壮,双唇发其音时的开口度都相对较大;反之,凡意思相对收缩、压抑、呈负向退降的字,其读音多沉钝、拘谨,发音时开口度都相对较小。

前例如:刚、阳、欢

后例如:柔、阴、悲

平时每天面对汉字,但汉字存在着的这一种深层次的内涵却从来没有发现过,一看到著者的这个论述,马上使自己觉得看到了一些新的东西,这种论述实在是关系到相当多的深层次的东西,实在是能够启发人思考到相当多的深层面上去。

总而言之,阅读辜正坤先生著的《中西诗歌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只是觉得模模糊糊地,内心有些许所得而已。要具体说来,却又觉得一时难言;要详细说来,非得苦挖脑袋,甚而至于要再把原著再看一遍,作更多的笔记不可。不过这等“苦差事”,至少也没有时间来这样允许……

2007-11-29毕于母校

 

后注:

2007年约十月份应导师要求写学期读书报告,自认读书常无所得,客观无细致分析之妙笔,主观无精辟生发之妙语,于11月份才交一陋稿。

二零零八年九月十七日摘录原读书报告部分文稿重发于此,日志题目为后加

 

篱园老翁

 

admin


发表评论

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

您可以使用这些 HTML 标签和属性: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trike> <strong>

文章归档

分类目录